痛起來要人命!痛風病患「記得3做4不做」醫生示警:否則影響壽命

痛風的急性發作越來越常見,不少醫院的風濕免疫科都能見到因為痛風來就診的患者人數明顯上升。很多人原本以為這只是吃海鮮、喝啤酒才會惹出來的小毛病,殊不知,一旦發展到急性發作,關節疼得厲害,甚至連走路都成問題。


Advertisements

醫生提醒,想要避免反覆發作,關鍵是牢記「3做4不做」,這不僅僅是生活方式的調整,更是防止痛風加重的重要原則。

首先必須明確,痛風的根本問題在於尿酸水平過高,而尿酸主要來源於嘌呤代謝。

正常情況下,尿酸會通過腎臟排出去,但如果嘌呤攝入過多,或者腎臟排泄功能下降,尿酸就會在血液裡累積,最終在關節處形成尿酸鹽結晶,引起紅腫和劇烈疼痛。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覺得只要少吃海鮮和啤酒就能避免痛風,可實際上,高嘌呤食物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隱形的風險藏在日常飲食裡。


Advertisements

在這種情況下,醫生強調「3做」是痛風患者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

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保持每天1500到2000毫升的水攝入量,這樣能促進尿酸排泄,減少尿酸鹽結晶的形成。

有研究顯示,堅持多喝水的人,痛風複發率比普通患者低20%以上。

其次是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長期熬夜。

因為熬夜會導致代謝紊亂,尿酸水平容易波動,增加急性發作的幾率。

再者就是要堅持適度運動,比如快走、太極、游泳,這些活動可以幫助控制體重,提高身體代謝效率,從而間接降低尿酸水平。


Advertisements

然而,光做到這三點還不夠,「4不做」才是防止急性發作的關鍵。

首先不要暴飲暴食,尤其是夜宵和大魚大肉。

因為一次性攝入過多嘌呤,血尿酸水平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誘發急性痛風。

其次不要大量飲酒,特別是啤酒和白酒。

啤酒含有嘌呤,白酒會影響尿酸排泄,兩者都可能成為發作的導火索。


Advertisements

第三不要隨意停葯,很多患者在症狀緩解後就自行停用降尿酸藥物,殊不知尿酸水平並沒有真正穩定,這種做法反而讓病情更反覆。

最後,不要忽視定期檢查,尿酸水平的監測對調整用藥和飲食習慣至關重要。

數據顯示,那些堅持定期複查尿酸的人,急性發作的次數平均減少了三分之一。


Advertisements

在筆者看來,痛風之所以讓人頭疼,不僅是因為它的疼痛劇烈,更因為它的反覆性。

很多人一旦嘗過關節腫痛的滋味,才會意識到控制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你說,誰願意因為一頓飯的口腹之慾,換來幾個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但問題在於,真正能堅持做到控制飲食和生活習慣的人並不多,這也是急性發作越來越常見的原因之一。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