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恐喪命!這4種酒「已被列入黑名單」:為了身體好不要碰

比如常被認為可以祛風除濕、緩解疼痛的川烏和草烏,其含有的烏頭鹼具有致命毒性。
在醫生指導下煎水內服或研磨
但如果隨意用來泡酒,口服0.2mg就會出現口舌麻木、心悸等中毒癥狀,3-5mg就有可能致死。
此外,並不是每種藥酒都適合所有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如果身體不缺還要「硬補」,非但起不到養生作用,還可能大大增加肝腎負擔。

Advertisements
(圖為示意圖/Freepik)
4:自釀果酒
很多人喜歡用葡萄、山楂、青梅等水果自己釀果酒,實際上稍有不慎,果酒就可能變「毒」酒。
水果里含有果膠,這種膠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甲醇,假如還不小心放進幾個爛果子,酒里的甲醇含量會更高。
而且,在家釀就更不具備去除甲醇的條件了,只能任由其「肆意」危害我們的視力和大腦,甚至威脅生命。
更嚇人的是,酵母分解糖分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如果沒有中途放氣這一步,瓶子內會陸陸續續堆積出6-8倍的氣壓!
一般的玻璃瓶很難承受這麼強的壓力,非常容易爆炸!酒灑了是小事,萬一傷到人就危險了。

(圖為示意圖/Danny's Wine & Beer Supplies)
Advertisements
不管買什麼酒,首先要通過正規渠道,盡量不在路邊攤等場所買。
需要特別留意的信息包括生產廠家、產品等級、生產許可證號、生產日期、執行標準。
最後,酒入口前再聞一聞加看一看,工業酒精通常氣味刺鼻,不會有「糧香」和「窖香」。而加了塑化劑的酒,掛杯難以均勻下落,反而會粘稠如糖漿。
酒精不存在所謂的安全劑量,飲酒越多,風險越大。
《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研究就曾指出,長期飲酒會增加3%-34%的癌症風險,而減少或戒掉酒精攝入可降低4%-9%的相關風險。

(圖為示意圖/Sommelier Wine Box)
Advertisements
所以,能戒就戒掉,這邊準備了一些戒酒小技巧:
首先,要給自己設定明確的戒酒目標,比如這個星期只喝一次酒,把目標寫下來貼在家裡最明顯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最好把家裡的酒處理了,買點蘇打水、茶或果汁,想喝酒的時候就灌一口。
此外,還可以給自己找點別的樂子來分散注意力,比如爬山、做瑜伽和朋友k歌等。
酒癮大的朋友可能會出現焦慮、頭痛等戒斷反應,如果癥狀嚴重建議儘快就醫。
如果一時戒不了或社交場合無法不喝酒,那就得學會控量。

(圖為示意圖/insidewine)
喝酒雖然能帶來短暫的歡愉,但付出的健康代價往往難以挽回,倘若不得不喝,請務必遠離黑名單上的4種酒!
來源:toutiao